阆中一日游 只拜万人敌
10月15日,飘在思密达发布9月11日在阆中的打卡路线:阆中站——阆中古城——华光楼——中天楼——张桓侯祠。
飘在思密达在前往九寨沟的路途中,在阆中与广元两地各停留一天。取道阆中,只因张飞。小时候看过《三国演义》,书中的故事能记到现在的并不多。
张飞在长坂桥(今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的古当阳桥)据水断桥、横枪立马喝退曹家百万兵,这个场景算是难忘情节之一。“燕人张翼德在此!谁敢来决死战?”张飞一声吼,吓破夏侯杰肝胆。曹操回顾左右曰:“我向曾闻云长言,翼德于百万军中,取上将之首,如探囊取物。”
张飞豪气干云,义薄云天;他有真把式,真性情,是纯爷们,令后人敬仰。【飘在思密达原创 图片版权所有】
【穷游成都day 5 遍访蓉城艺术区】(点击进入)
11日早上7时20分,飘在思密达乘坐C704号列车,经过两个半小时抵达阆中站。
在火车站边上的阆中瑞城大酒店安顿好,走到酒店旁边的公交站,花2元钱大约半小时就到了阆中古城。
据悉杜甫于公元763年和764年先后两次来到阆中,居住草堂数月之久,游历阆中山川名胜,吟诗作赋。
在这里,他写下《阆山歌》、《阆水歌》等六十余首不朽诗篇。现今这里被打造成了以‘诗书文化’为主题的特色文化院落——草堂客栈。
古城中古香古色的客栈有不少。这家的牌匾写着“峥嵘巴阆”,米芾的字只在字帖里见过,挂在门上的还真是令人垂涎。
这一带也就是东门附近行人较少,比较冷清,一直到华光楼。
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,始建于唐代,现为清同治六年(1867年)重建遗存。华光楼被誉为“阆苑第一楼”,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华光楼底层匾额“古镇江楼”嵌石墙上;二层匾额“阆苑第一楼”,对文“风景这边独好,江山如此多娇”;三层匾额“江城如画”;四层最高处匾额为“大观”,对文“嘉陵三百里,阆苑十二楼”。
华光楼附近有王皮影博物馆、中国风水馆,感兴趣可以去看看。风水在中国是个谜一样的存在,有人称赞,有人批判。有人说天地大文章,风水真学问。有人不屑一顾,却在成名致富后羞答答地拜访所谓的大师。
阆中历来被誉为“阆苑仙境”,古城的风水格局天造地设,也是风水之都。阆中风水博物馆副馆长何惠君曾经介绍,阆中古城三面环水,处于嘉陵江的“水抱”之中;四面环山,群山呈南朱雀、北玄武、东青龙、西白虎四象之式拱卫古城。城市的选址、布局,融山、水、城于一体,堪称传统风水格局的典范,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色彩。
要说大师,这里还真有,袁天纲的旧居就在阆中。我们看唐朝相关的传说故事或者电视剧,袁天纲(民间认为袁天纲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,又称其为袁天罡)、李淳风是两个绕不过的名字,与两人有关的轶事典故也是不胜枚举。
据新旧《唐书》记载,袁天纲曾给年幼的武则天看相,言其“可为天下主”。《推背图》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,相传是两人合著。
史料记载,唐贞观年间,西南千里之外出现缭绕不散的王气,预示着江山易主。唐太宗急令火风令袁天纲测步王气,袁天纲断定阆中将诞生新朝天子,便在形成龙脉意象的蟠龙山龙颈处开山凿石,锯断龙脉以断“王气”。据说,龙颈锯开后,王气向北流向广元,于是出了女皇武则天。阆中蟠龙山也留下了“锯山垭”的地名。
此后,因仰慕阆中风水,袁天罡辞官定居阆中;两年后,李淳风为追寻“风水宝地”循入阆中。二人合建天宫院,死后都葬于现阆中天宫乡,两座墓穴遥遥相望。
袁天纲旧居,位置在汉桓侯祠附近
手机天气预报显示,一场雨已经在路上,飘在思密达于是赶紧前往张桓侯祠方向。时间充足的话,还可以看看贡院、孔家大院、武庙、文庙等景点。
途径中天楼,这里人山人海,最为热闹。中天楼为阆中古城的核心,相传是在袁天纲的规划下修建而成。中天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,有“阆中风水第一楼”之美誉。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,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呈“天心十道”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,它北通北街、南通双栅子街,西通西街,东通武庙街。
虽然古代的风水建筑理论,带有某种玄学的成分,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其中蕴藏着的因地制宜、趋利避害的选址建造理念。
中天楼底部有算卦的罗盘,楼中设三皇之首、百帝之先——伏羲的坐像。
四个方向的名称牌匾集米芾、苏轼、颜真卿等书法于一身,四面悬挂有“阆苑仙风”、“如日中天”、“仙心望岳”、“阴阳和平”等名家书法的牌匾。
登楼而望,古城风光尽收眼底。
飘在思密达来到张桓侯祠,绵绵小雨飘下。阆中张飞庙的正式名称叫“张桓侯祠”,大横匾上写的是“汉桓侯祠”。
刘备攻取四川后,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,并任巴西郡太守镇守阆中。在镇守阆中的7年间,张飞保境安民,发展农桑。章武元年(221年),张飞被属下张达、范强所害,谥为桓侯,葬于阆中。
汉桓侯祠始建于三国时期,历代屡经兴废,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建遗存,由山门、 敌万楼、左右牌坊、东西厢房、大殿、后殿、墓亭、墓冢组成。
大殿在五级台阶上,阔五间,为歇山式大屋顶,砖雕拼合屋脊,是清同治(1862年-1875年)时重修的。外廊置巨鼎,右有张飞“立马铭”,左有《重修庙记》古碑。
殿内正中塑有二米多高的张飞文像,头戴冕旒,身着黑蟒袍,手捧玉笏。左有张包执蛇矛,右有马齐捧丹卷。
左右各有厢房10余间,均配以雕花隔扇门,右厢房为阆中出土文物陈列室;左厢房为雕塑厅,有“桃园结义”“鞭督邮”“古城会”“当阳桥”“义释严颜”“战马超”“立马勒铭”“虎臣良牧”等大型群雕,是张飞生平业绩的再现。
祠内现存碑匾24通、名联多副,多系名家所书,其中有果亲王、李国英、熊克武、张爱萍、赵朴初、流沙河等名人手笔。
治政治军扶困扶颓,其实桓侯非莽汉;修文修开宜书宜画,何云翼德是粗人?
历史上的张飞并非《三国演义》中只是冲锋陷阵的猛将,他据水断桥,在当阳吓退曹军;义释严颜,有国士之风;善用地形,在山道大破张郃。
张飞粗中有细、有勇有谋,直到最后出征东吴时被其麾下将领张达、范强(演义中误写作范疆)杀害,他镇守一个小小的阆中长达七年之久。
张飞在驻守阆中后,不仅将其当作一个军事基地,更是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,将阆中治理得井井有条,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,百姓生活十分富足。
在民间,张飞还被尊为“屠宰业祖师”。张飞祠立后,多有神迹显灵。
传说南宋时,嘉陵江发大水,洪水淹到阆中西门口,张飞英灵显现。只见他跃马挥戈,把八丈蛇矛往江岸上一戳,立地出现了一条丈八深、丈八宽的壕沟,将洪水疏走了。
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进入阆中后,官军前来围剿。张飞英灵又一次出现在西门口,他用丈八矛挡住官军,让老百姓安全转移。
1941年8月,36架日本飞机轰炸阆中。张飞墓上突然升起多多青烟,顷刻化为满天浓雾,致使飞机找不到目标,将260枚炸弹投进了嘉陵江。
这里的百姓依旧怀念一世英名的张飞,从张飞路、张飞面、张飞牛肉……等的命名上,也可见一斑。1800年时光流过,张飞墓上树木葱茏。无尽的叹息在阆中古城回荡,歌颂着他英雄的一生。
下一站,女皇故里——广元。
近期评论